瞬时播放热剧成盗版新姿势 网络直播此刻已无技可炫?
“热播剧显然没有太多亏本的顾虑,但还有一点,即营销的考量。”上述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真正千万、百万级的诉讼,除了旷日持久外,到最后往往只是得到零头。而且,光诉讼成本就可能超过了这个零头。但如果在剧集热播时,引发争议呢?不管正面负面,都是吸引受众的营销。
![]()
越来越无技可炫的直播,怎么办? 在媒体报道中,关于音著协的维权行为,也有一个“引子”:此前音著协已经与部分直播平台就直播中使用的音乐版权达成协议,授权直播平台合法使用音乐。但音著协方面去年 8 月就向花椒直播的运营方“北京密境和风科技有限公司”发送书面函件,要求尽快解决涉及的词曲著作权问题,却一直没能达成共识。今年 4 月,音著协再次向密境和风公司发送律师函,仍然没有得到正面回复。 可对于直播来说,越来越严格版权闲置,则让平台上的众多主播们,可能断了“生活来源”。而且,这一天,正在到来。 在一些对版权保护严格的地区,这样的状态已经出现,而且首先被“出局”的就是那些大号。就在 6 月,据媒体报道,在Facebook上拥有 6 万多名粉丝,擅长“户外直播”的主播兔头哥, 2016 年开始,以华语最新综合流行音乐电台为名、在YouTube开直播,累积 15 万粉丝订阅其频道。 在这一过程中,其以 24 小时直播方式播放音乐的方式,多次侵权歌曲,而被各类音乐公司、唱片企业所投诉而被关停账号,但随即又另起新名称开张。而最终于 6 月,在财团法人台湾唱片出版事业基金会搜证下,发现其至少侵权 66 首歌曲,并提交台湾警方后,只得黯然道歉和“下线”…… 类似这样的案例,在众多国际大平台的直播中,也越来越被高频爆出,国内的直播侵权诉讼频繁,亦有此背景使然。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直播平台,也在 2017 年开始,全力引导主播资源们,向自有IP角度衍生。如定位为普通人展示一技之长的斗鱼直播,其法务总监邓扬就对媒体表示:“斗鱼直播还有教授日语、绘画、古典乐器弹奏、陶艺、女工、模型组装等内容,意欲成为互联网行业最具版权价值的视频内容生产者。” 这样的情况,在众多直播平台中都有显现,而更典范的则是结合古老IP进行直播“复活”。光明网与斗鱼等直播平台合作推出了 30 场“致敬非遗”的网络直播,观看总人数约 3000 万人次。近来靠直播股价大涨的陌陌,则在 8 月末,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播专场,核雕项目传人马宁、古彩戏法传人田学明、口技项目传人方浩然 3 位大师级艺术家亮出了绝活…… 更多的新IP制造法,以及IP的衍生链正在快速形成,这本也是单靠打赏难以养活自身的直播们,在版权压力下,最后也是最好的选择。(刊载于《法人》杂志 2017 年 10 月刊) 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新著有《微博运营完全自学手册》,微信公号zsl13973399819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