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手机之心不死 最近投了安卓之父本意直指人工智能!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企业怎么做品牌推广 七夕来了好推有礼! 一、一些颇有感触的杂谈 1.企业战略最高境界是做减法
![]()
坤鹏论认为,人生中最难的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就像企业战略,最难的是不做什么,而是做什么。 企业战略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选择,尤其是选择不做什么。 实话说,讲故事就能融到资的过去养成了许多创业者一个坏毛病,好大喜功,做事情上来就要奔着全球第一,全覆盖,无死角,结果这样的战略一出,惊得手下兄弟暗暗自愧无能无力,不知该如何为老大这么宏大的理想开疆拓土!于是,投机者紧跟拍马屁,光说不做,实干者痛苦不堪,最终只能默默退出。 坤鹏论建议创业者,别先上来就抱着做平台的大理想,现在已经不是莽荒时代,有BAT们虎视眈眈,它们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而且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太多了,敢想的人数不胜数。 不过,敢想的不少,敢干的不多,如果秉承着Just Do It的单纯想法,先做业务再做平台,从一点突破,做通一点,然后再做另一点,三点未来成一线,水到渠成成平台。 2.智能音箱已在竞争路上,但它还是个孩子 暴风影音的冯鑫站对于智能音箱给出了警示:“巨头是可以贴钱的,一家需要两个音箱,一年最少5000万台,要想占有这个市场,首先要准备好3年烧掉15亿的钱。” 前些日子坤鹏论写了篇《亚马逊微软苹果阿里小米联想众大佬抢滩风口智能音箱,虽然它现在还有些智障》,结果打开淘宝一搜,我的天!智能音箱已经快满天飞了,有的已经低至199! 目前智能音箱三大流派: 一是以喜马拉雅“小雅”为代表的内容基因的公司,他们和“传统音箱”最为接近,但内容的智能播放提升了用户在聆听场景下的交互体验。 二是包括Rokid、出门问问、Broadlink等在内的“智能公司”,在他们的产品里,音乐内容只是众多功能之一,更多的亮点在语音交互、连接智能家居上。 三是小米、阿里、京东、联想等“大公司”,他们背后是有庞大的商业生态。 第一种是最好进入的,基本可以理解为声控互联网音箱,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智能音箱!第二种其实无非是在第一种上增加了些功能,可以理解为声控互联网音箱+。 所以,第一种和第二种必然是个过渡货,可以在第一拨浪潮中赚点投机钱,但很快就会被淘汰! 3.别再提无现金社会啦!
![]()
前几天“无现金”这个词有热度,虽然央行8月10日否认发出书面通知要求禁用“无现金”字眼,但支付宝已悄然将“无现金周”的说法改为移动支付“黄金周”;微信支付也悄然将活动页面上的文字表述,从“已进入无现金生活”变成了“已进入微信支付智慧新生活”。 坤鹏论看到还有人撰文颂扬无现金,但这样的同志基本对于货币和金融无概念,属于图森图洋破的类型,强烈需要去百度一下货币的概念! 在这里简要提些重点吧: 铸币权因为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的稳定,所以世界各国一般都会绝对垄断铸币权。 通过铸币权印刷纸币可以获得利润。法国经济学家安德烈·傅颂(Andre Fourcans)在其趣味经济学著作《巧克力经济学》中,提到:印刷一张500欧元的纸币获利60000% 。 只要有铸币权政府就可以生存下去!政府直接征收新税或者提高税率会激化国府直接征收新税或者提高税率会激化国内矛盾,超发货币,征收隐性的铸币税则不易被老百姓觉察到。 扩展到世界范围,正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的:“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铸造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所以,当支付宝和腾讯在说无现金时,它们已经大错特错了! 坤鹏论再次重申在《美国豪宅与乐视的15分钟股东会 金融开始让野蛮人退场!》中的观点:金融开始让野蛮人出局!在传统金融被野蛮人逼得也不得不改变和进取后,芸芸众生被深刻地进行了金融普及教育后,野蛮人的宿命更多的是成为药渣。 管它是阿里还是腾讯! 二、腾讯的手机之心不死!最近投资了安卓之父! 还记得坤鹏论曾在《谁说腾讯不如阿里 这只企鹅对科技与未来的投资已疯狂》一文中曾说过: 正是对于未来的危机意识,腾讯成为了美国硅谷公司投资者第11名,是仅次于韩国三星集团(Samsung Group)的第二大外国投资者。 国外媒体这样评论道:即使是硅谷最天马行空的创意和产品,腾讯也希望与之保持同步,同时也反映出,该公司害怕错过未来趋势。 虽然阿里和百度都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但是在投资美国这方面,它们都没有腾讯如此激进。
![]()
这不,就在近日亚马逊和腾讯砸入3亿美元,投资“安卓之父”安迪·鲁宾(Andy Rubin)创办的Essential手机公司。 据介绍,除了亚马逊和腾讯,其他投资者还包括红点投资公司(Redpoint)、Playground、Access Technology Ventures、VY Vapital、Altimeter Capital和富士康。 这一消息让人开始遐想,腾讯又要染指智能手机业务了? 为什么要说“又”呢? 因为腾讯对于手机的正式窥觑最早发生在2012年,它推出了一款名为Tita的安卓定制版ROM,腾讯内部叫它“踢踏”,目标是最轻快的手机ROM,那时候势头不错,蛮受欢迎,据说该ROM充分发挥了腾讯的“抄袭”大法,有着小米的外衣,苹果的桌面以及博采了其他安卓定制系统的优点。 但是,这个挺受好评的ROM后来就被叫停了。 对于原因,坤鹏论猜测是,定制版ROM在长久的竞争后,最后都会走向趋同,因为有执行力的团队都会去学习对方的优点。 所以,要就是自己家的手机用。 而山寨类厂家的在选择时,选谁都差不多的。事实上,谁都难以长久的吸引对方,而且山寨手机在智能手机领域没有那么容易起来。
![]()
当然,对于不管是现在的智能手机还是未来的人工智能,手机这个部件因为最容易套牢用户,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硬件可以有如此粘性。所以,腾讯手机之心不会灭的!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