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焦虑:下一步该抄什么?
美国的产品团队做决策是相对更理性,基于数据说话,按理这个一个好理。可惜有的时候中国的产品决策并不基于太多数据的事实,比如近年来代替乔布斯被奉为产品经理之神的张小龙老师在第一年开始做QQ邮箱项目时的经历一度成为互联网行业的负面教材。 当时他们是这么做的呢,一个字,抄。不仅仅是抄微软的Hotmail噢,流程管理,研发设计方法论统统抄上去,结果我们看看产品变成了什么样呢?
![]()
这是2.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优点: 5M容量,基本功能,传统UI界面 经常丢信,可用性差 垃圾、病毒邮件满天飞,盗号严重 被列入黑名单,互通能力差 每天登录人不超过30万,发信人不过5万
![]()
这是3.0版本的QQ邮箱,最大的缺点就是比2.0版本缺点更多了: 大量采用AJAX,类客户端UI 交互复杂,页面速度慢 后台重构,稳定支持上亿用户 安全、反垃圾能力提高 后话就不说了,QQ邮箱坚持打磨迭代下成为了腾讯内部唯一一个七星级产品,但用张小龙当时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非常平庸的团队用了一些非常平庸的方法去做出来一个非常平庸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曲折生长在技术驱动,数据主导的美帝互联网公司很少会发生,因为一旦判断数据不靠谱,产品也就在某个时段夭折了。 五、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对比了一些中美互联网产品差异的同时,也发觉中国从抄袭,到微创新,现在又回到了同质化严重,创新乏力的阶段,从这两次腾讯的一些动作大概就能看出一些问题,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沉寂的要比我们的想象的快很多,付费阅读项目也变成了马化腾亲自上阵督促。中国产品经理的「黄埔军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以把握用户需求为天职的产品经理们是怎么了?
![]()
互联网电商从业者龚文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称: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无所不能的神人,如最近张小龙与马化腾亲自抓的项目,基本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当然无损于他们2人的伟大。如张小龙亲自抓的小程序项目已经失败,马化腾亲自抓的黄金红包与付费订阅号,前景也不会乐观。这个变换的移动互联网世界,已经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试错。 虽然这番评论不能完全断言产品的失败,但至少能够引起更多产品人的反思,很多成为了CEO或者高管的产品经理因为身居高位就慢慢远离用户了,一味地模仿功能成为了常态,忘记了产品经理永远应当是最贴近用户的人,也许只有回归用户,创新才能够不断延续下去。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