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停息的手机专利战 谁会战死沙场?
此时,魅族正式正面“叫板”高通,双方各执一词,分歧巨大,最终对簿公堂。然而,魅族站在消费者阵线上的言论,并没有得到舆论的广泛支持,魅族将消费者的诉求作为挡箭牌,借助舆论之势逆潮而动,是观念的退步。 但现实的生存条件已经摆在了魅族的面前,因为魅族很清楚自身在处理器芯片上并没有自己的任何专利,只能说是白纸一张。而其他厂商,如三星、华为等处理器芯片却一致对内,即不向外出口。 至于其他处理器平台,更是难入魅族法眼,因此截至2016年11月,魅族推出的所有产品,平台合作伙伴只有MTK联发科一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却是魅族首次在其产品中使用三星处理器,打破了“万年联发科”的局面。 从此之后,专利拥有量似乎成了国产厂商拓展国外市场的第一大瓶颈。但在国内有一家公司却已成为了专利“杀手”,它就是华为。 今年7月,华为对三星发起专利战,主攻者华为认为,三星GalaxyS7、GalaxyS7 edge和Galaxy J5均涉嫌侵犯专利问题。此外,三星还有16款产品涉嫌非法采用华为的8项通讯专利。对此,华为向三星索赔8000万元人民币,外加报销50万元法务诉讼开支。 而除了三星之外,华为起诉的对象还包括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某电讯公司及泉州某电器公司。 相比于魅族大打“悲情牌”的无奈之举和小米因与爱立信的专利诉讼导致在印度被禁售的困境,华为向三星开刀,对于国人来说显得尤为激奋。 当前,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长正在放缓。国产智能手机行业有不少技术和专利积累排名靠前企业正在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技术和专利是创新者的护城河,即便技术创新如华为这样的公司,每年需要缴纳的专利许可费用也高达3亿美元。因此在手机市场,加强专利储备仍是厂商们的必经之路。 从尊重专利出发,到逐步拥有自己的专利,这是任何一个行业、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没有捷径可走。欠的作业,迟早是要补交回来的。 各厂商“将军”该如何应战? 专利是每家手机厂商的“城墙”,也是衡量每家手机厂商创新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产品迭代飞速的当下,专利或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维护自身地位的“保护伞”。 同时,手机专利战或成为手机厂商的主战场。 对于专利战争,有行业专家指出,在国家发改委与高通结束专利诉讼案之后,新的游戏规则已经形成,这也基本上被认定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裁决。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一场腥风血雨的专利战已拉开帷幕,“如果此次对三星诉讼成功,华为对国内手机公司的诉讼也是早晚的事。” 但电信分析师项立刚却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短期内通信领域或不会发生专利大战,因为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申请的专利虽然在增多,但大多是低层次的专利。 “高价值专利大都集中在华为、中兴等企业手中,只要这些企业不主动出击,国内手机厂商专利大战就不会掀起。” 例如,华为就是一家主动“进攻”的企业,其在专利问题上主动出击,底气十足。早在5月底,华为对外宣布在中国和美国同时对韩国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专利诉讼一直呈增长势态,通信领域之前并没有大规模爆发,或因为专利储备不够。 在蓝鲸TMT所发表的《国美“对视”360手机:我要将你击败!》一文中提及,当前手机行业已进入“新常态”,主要有3点: 1.市场规模见顶,增速放缓 2.消费升级导致手机向中高端进发 3.运营商投资向厂商驱动力转化 所以,“新常态”是手机产业当前及下一阶段发展的基本规律与趋势,只有正确研判,顺势而为,才能够做到稳健发展、游刃有余,这一点,华为、小米、OPPO都做到了。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经讲过一句话,“专利是‘核保护伞’,自我保护因素占主导位。”也就是说,专利今后将成为每家厂商的必备武器,没有专利是行不通的,尤其对于中小厂商来说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目前,对于国产手机行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加强自有研发创新水平和速度,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多次提及,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是可控的。因此,没有捷径可走。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将持续下去,作为手机厂商的“将军”们该如何应战呢?文中已经有了很好的答案。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