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5G:美国为什么跑不赢中国?
更重要的是,包括系统、芯片、设备、终端、测试在内的产业链所有主要环节,都有中国公司参与,并达到商用水平。 目前,全球能够提供完整端到端的5G解决方案的设备商,也只有中兴和华为两家,都是中国公司。 在5G终端方面,OPPO、vivo、中兴、华为、联想、小米等中国厂商,都已经正式发布并向运营商交付首款5G商用手机。 此外,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4张牌照两张网"等体制创新,中国既节约了5G的网络建设成本,也重塑运营商竞争格局,让广电、BAT等多方力量,更深入地加入到了5G的产业推进之中。 而美国虽然在集成电路、系统等产业链上游占据优势,但却缺少制造5G网络设备的公司,不得不高度依赖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等少数公司,5G的建网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将高于中国。 这种短板,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发展,无法通过国家力量揠苗助长。但美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企业,能在这个领域展现出争雄之力。 所以,美国做了一个饮鸩止渴的短视选择:既然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建设自身扭转局势,那就通过"定点核打击"来破坏中国的产业链,期望将中国拉低到相近水平。 但这样简单粗暴的流氓行为,已经遭遇了华为、中国乃至全球业界的强大阻力。尤其是"备胎计划"的充分准备,令特朗普已经彻底失去了"摧毁华为"的可能性。 反而是美国,因为对国际技术合作和商业合作规则的肆意破坏,自身产业的开放道路,必将越走越窄。 与此对应的是,中国仍然坚持与国际厂商的开放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得道多助,不断发展壮大。 一进一退之间,未来格局,差距日甚。 4 在通信基础设施方面,美国与中国的差距同样巨大。 据工信部数据披露,截至2018年底,中国4G基站总数为372万个,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而在美国,这一数字不足30万个,不到中国的1/10。 中美如此巨大的差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作为国资企业,中国运营商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其中重要一项,就是"村村通"的通信普遍服务。 而美国运营商都是私有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缺乏普遍服务的义务与积极性,所以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其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都远远落后于中国。 更重要的是,这个差距未来仍将持续存在。 目前,FCC已经通过"乡村数字机遇基金"来提升运营商积极性,并出台相关政策推进基站建设。 但是,偏远地区的普遍服务,是一项需要多行业共同推进的,极其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远非一个杯水车薪的基金就能扭转,也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