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短信,还是没能飞起来
子弹短信带来的另一个亮点功能是跨应用转发,不过大概是权限限制,这一功能同样无法在iOS系统手机中实现。至于这一功能是否具备足够的实用性?现在看来还是要打个问号,毕竟在子弹短信具备一定可观的使用频率以及使用人数前,我们大多数时候都不会有把子弹短信中的信息转发至微信、QQ或者短信的需求。 而在右上角的功能栏中,自然是我们熟知的那套加好友以及创建群聊等一系列常规功能,但坚果手机用户会在这里发现一个“独一份”的功能,那便是寻找附近的锤友/锤友群。相对于微信“附近的人”,子弹短信的这一功能指向性更强,毕竟同属锤友,很容易能找到更高度一致的话题来进入聊天模式。但这一“随机社交”功能,总给人一种不太符合子弹短信“短平快”调性的感觉,而且如果真的喜欢在身边的陌生人中寻找有共同话题的用户,恐怕早已经用微信把周围的人扫了个干净,所以这一社交网络的可挖掘潜力并不算大,当然如果不喜欢这个功能,你也可以在设置中关闭自己的位置信息。 比较令我在意的是,在应用底部的标签导航栏中,子弹短信使用了一种5标签的设计,大多数软件以及UI会选择偶数标签来将所有图标一视同仁化,但若是使用了奇数标签,则大多会突出中间标签的应用,但在子弹短信中,中间标签是由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组成的资讯流。 这是个令人费解的处理方式,也许有用户会喜欢平日刷刷新闻了解时事,而这类短讯功能道也符合子弹短信“短平快”的日常处理功能,但无论如何,它至少不应该是一个社交软件的C位功能。 子弹短信是一款好的应用吗?毫无疑问是的。那么它能打败微信吗?至少目前来看没有什么可能。 实际上子弹短信并不是锤子和罗永浩做出来的,这是一款快如科技打造,锤科只是有投资参与的产品。而它带来的问题也是与大多数时候锤科手机有着一定的一致性,那便是没解决痛点,只解决了一些痒点,比如更方便的语音信息发送和读取,“历史头像”以及“这是谁来着”之类的小聪明,这也许能让一部分敏感的用户兴奋的面红耳赤,但高潮过后大家发现一切照旧。 也就是说,仅凭现有的功能,子弹短信无法劝服用户从微信等老社交平台跳槽,也无法劝服iPhone用户跳向坚果平台,在传统平台中,有可以展示自己和了解对方的朋友圈,有成熟的支付系统,有多年累积下的社交网络,而子弹短信并不具备这些。所以可以预料得到,无法体验到完整功能的iPhone用户们,将会在某次点击6个月内未使用的软件时不经意间清理掉子弹短信,Android用户也会在短暂的欢愉后关掉子弹短信的悬浮窗口,至于那些拖动语音进度条之类的小聪明式功能,在镜像大师鹅厂面前,大概只需要程序员们饭余中加一个班吧。 (编辑:PHP编程网 - 黄冈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